含有"音乐"标签的书籍

金斯伯格访谈录

编辑推荐

★金斯伯格大法官亲手修订的思想传记+老友访谈,一本直击美国司法之书,一段女性披荆斩棘之旅

★覆盖金斯伯格法律生涯的代表性案件,以及那些塑造了美国文化历史的平权案件

★继热销书《异见时刻》之后,解读金斯伯格的重磅著作。

★中文版新增200余条注释助读者轻松跨越专业门槛

★新京报文化客厅、界面文化、晶报·深港书评等媒体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杰弗里·罗森与金斯伯格两 位老友持续近二十年的对话,金斯伯格在此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一位大法官眼中的时代议题:

法律应该为少数群体做些什么,两性平等在司法案件中推进了多远,最高法院如何应对党派政治的趋势等等,也谈论友情、生活与爱。

对话既呈现出金斯伯格在具体案件中追求平等、正义的深思熟虑,也还原了法袍之下的这位女性,她时而严肃时而风趣,真诚而意志坚定,对生活充满热情

名人推荐

想象一下你跟金斯伯格大法官一起喝咖啡,聊聊法律、最高法院、婚姻、家庭、音乐、得意与失败。如果这看起来不太可能发生,杰弗里·罗森的这本书则是上佳的替代物。

——琳达•格林豪斯,《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作者

金斯伯格是美国历史上的关键人物,是开创式的辩护律师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这本迷人的书聚焦于案件与意见背后的这个人,她的幽默、温暖和远见卓识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

——安妮特•戈登-里德,普利策奖得主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

内容简介:

最有纪念意义的演出∣最钟爱的作品∣最伤感的时刻∣最失败的专辑

这是布雷特·安德森的私人回忆,也是传奇英伦乐队山羊皮的完整历程。

摇滚乐队总是容易走上同一条老路,重复相似的故事。布雷特·安德森在这本他曾说过不会写的书里呈现了风格迥异的叙事。从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到2003年宣告解散,安德森在书中历陈了山羊皮乐队生涯的重要时刻,并以坦诚的态度评述了乐队的成与败。对于音乐产业与流行文化,他也做出了极富洞见的评论。

在乐队生活之外,安德森也回望了自己曾经支离破碎的生活,他潜入内心深处,向我们展现了真诚、犀利而敏感的自我。

编辑推荐:

★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乐队山羊皮主唱亲述乐队生涯 追溯乐队起伏与成员纠葛

这本书是对山羊皮乐队历程的一次回溯,亦是一次颠覆。山羊皮乐队于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成为彼时极具话题性和关注度的乐队。而伴随着极高的声望,乐队也经历了媒体炮轰、成员失和等重重难题,布雷特·安德森作为旋涡中心的话题人物,以诚恳的声音讲述了这段历史。

★深度剖析音乐产业生态 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必读的诚意之作

布雷特·安德森曾说这是一本他不想写的书,而最终促使他写就这部作品的动机,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更广阔的图景,揭示在一支支乐队背后音乐产业运转的真相。他回顾了乐队犯下的种种错误,坦率直接,同时毫不留情地指出当今音乐产业面临的问题,发人深省。

★知名DJ张有待作序,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诚意推荐

有待和沈黎晖不仅是中国音乐圈内的资深人士,更共同推动了山羊皮乐队首次来华演出,由他们向中国读者推荐这本书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英国多家媒体好评 读者诚挚推荐

安德森以优雅的文笔和真诚的语气献上了这部重量级作品,获得《卫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等多家媒体好评,亚马逊和Goodreads读者也给出四星半的高分。

越过重洋越过山

1

十个不敢追问后来的故事,有人会意一笑,有人红了眼眶。

资深媒体人/文化研究学者谢青桐,十余年潜心深入,书写脱离母语的孤岛人生!

2

●他写新潮的广西青年,在纽约开出租讨生活,他早已离不开纽约的一切,但车载音乐是邓丽君;

●他写省吃俭用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母亲,如何用六只咸鸭 蛋,把当年踌躇满志的青年变成了粉刷后院的匠人;

●他写因意外匆匆相遇又20年不见的北大校友,一个在江南的乌篷船里失掉青春的狂想,一个在中东的边境直面生命的劫难,直至20年后,两人在暴雪的北京因意外又重逢;

●还有因绿卡而错失父亲最后一面的酒庄主人、故园永沉江底的老三峡人、以远走他乡兑换自由与爱的哲学青年……

● 从北京到纽约,从淮安到墨尔本,从深圳到巴黎,从太原到纳帕谷,从广州到弗莱堡……

3

他们意气风发地走进新世界,寻找居所、创造价值、获得身份,会被迫偷生,但绝不苟且。在融入异地文化的过程中,他们做出确定的选择,却总得到暧昧的 回应。翻山越岭,跨渡重洋,他们一路追寻着在新土地获得归属,却一次又一次向故土索要安慰。

4

故事发生在大洋彼岸,却直击人心,让此岸的我们感同身受。

故事里的人,和你很像,奋斗,煎熬,自我怀疑,又信誓旦旦。

故事的结局,其实并不坏,但在大城市漂泊过的人,会有点难过。

写给在异地寻找理想家园和精神世界的人。

5

作者谢青桐以文学化的记述方式,书写脱离母语的孤岛人生,铺陈出平凡但不平庸的故事、普通却不失光芒的人物,他们翻山越岭,跨渡重洋,经历脱胎换骨般的精神重塑,在孤独和隔阂中,寻找身份认同。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

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人真正能够取得成就,大部分的回答无外乎这两条:一是努力工作。但我们知道很多人数年如一日,甚至数十年兢兢业业,做同样的工作,但结果仍是碌碌无为。另一个可能的回答是少数人具有天赋,所以能在他们的领域里取得成就。我们假设莫札特具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才华,但科学证据表明,特殊的天赋才能并不导向伟大的成就。

根据著名记者杰夫·科尔文的研究,无论是努力工作论,还是天赋论,这两者都是错误的,真正将普通人与卓越者拉开距离的是一种特殊的练习:刻意练习。

本书揭示了杰出成就者的秘密,总结了刻意练习的6大特征,以及3种模式:音乐模式、国际象棋模式、体育模式,还特别介绍了一些通过刻意练习而获得世界级成就的人物。

如果你想成为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莫扎特、温斯顿·丘吉尔这样的人,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学会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不是仅仅取决于你的智商或者是情商。

科尔文提出刻意练习的成功法则不仅适用于科学、音乐、艺术、商业领域,就是谈判、理财等技能,也同样可以依此方法来获得,帮助你脱离无效学习,突破自我极限,迈向人生更高阶位。

陌生人音乐

《陌生人音乐》是作家、诗人、歌手莱昂纳德•科恩的诗歌精选集。本书精选科恩音乐生涯的前九张专辑《莱昂纳德•科恩之歌》《来自一个房间的歌》《爱与恨之歌》《为旧礼备的新衣》《情圣之死》《最近的歌》《多重立场》《我是你的男人》《未来》的歌词,诸多已发表文集中的诗歌、散文,以及未 曾发表过的诗作。

------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赞美诗》

作为我们这一代极具影响力的诗人、词曲作者之一,莱昂纳德•科恩的作品率性洒脱而又才华横溢,带有一种超越流派的魅力。

莱昂纳德•科恩在1967年发行第一张专辑,以歌手身份进入大众视野之前,已经是一位出版过五部诗集、一部小说的作家。在数十年的音乐生涯以外,科恩从未停止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十余部文集。

《陌生人音乐》是科恩的一座文学里程碑——精选科恩音乐生涯的前九张专辑,收录《苏珊》《哈利路亚》《赞美诗》等传奇歌曲,九部已出版文集,以及多首从未发表的诗歌。

在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我是你的男人》中,作者西尔维•西蒙斯说:“由于莱昂纳德的新一代歌迷渴望了解他的文学作品,而他之前出的书又多已绝版,《陌生人音乐》一时间洛阳纸贵。”

------

如果我必须当一分钟其他人,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科恩。——鲍勃•迪伦

他是科恩,永远的科恩。——李健

如果说生命中总会有不多的几个点支撑着我相信和前行的话,科恩是一个,而他走了。他的歌诗在许多平淡的时光将我指引,将我唤醒!——汪峰

下辈子我要做莱昂纳德•科恩,好让我可以永恒叹息。—— 科特•柯本

不只是音乐家,也是同样强大的一位诗人。——《卫报》

乔伊斯还在人间,他以科恩之名在蒙特利尔生活,他以亨利•米勒的角度书写。——《波士顿地球报》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