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代表作
-
揭秘古希腊哲人眼中的理想国度
探究人与政治的深层联系
寻找通往美好生活的捷径
【编辑推荐】
1.西方哲学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本书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研究的专著,也是首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极为深远地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
2.本书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让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从《政治学》开始,政治学才从体系上从哲学、伦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了解古希腊社会的重要著作。本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对于了解古希腊政治、法律、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完整全译本,无删节。译文通俗易懂,封面大气典雅,采用烫金工艺,版式舒朗,提供流畅阅读。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至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他提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故而,人类社会生活怎样安排与组织才是公平合理的,即所谓“正义”?便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虽然是许多学科中较为晦涩难懂的学科,但也是普通人应该了解的一门重要学科。《政治学》一共分为八卷,在书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进行深刻阐述与解析。如论述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本书是首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我们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是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了。
——黑格尔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内容特点及形式特征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的类目表,它是类分文献、文献分类排架与分类检索、编制分类检索工具的工具。目前,它在全国图书信息资料组织等方面应用最为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文献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图法》自1975年出版后,国家图书馆和《中图法》编委会一直采取日常更新和版本修订两种方式对它进行维护。《中图法》第四版是1999年3月出版,出版后,曾先后过 “《中图法》简报”、《国家图书馆学刊》的专栏、《中图法》网站(http://clc.nlc.gov.cn)的专栏、《中图法》电子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Web版(http://cct.nlc.gov.cn)予以日常维护和继承性的更新,反映部分用户使用意见和建议,解决来源于分类实践中的问题。但第四版至今已经历了11年,其使用的信息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所包罗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已经与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有较大差距,一些大类必须彻底修订,才能解决知识结构、类目体系的问题。因此修订第四版,出版第五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自2007年9月,《中图法》编委会开始组织集中修订第四版,在用户和学科专家等各方力量的参与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中图法》第五版即将出版。为与知识发展保持同步,及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图法》第五版重点修订了“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F经济”、“TP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交通运输业、通信业、商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包括金融、房地产、公共设施、娱乐业等)、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管理部门、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内容相关类,新增类目大约1600多个,修改类目约5200多个,停用删除了大约2500多个类。补充了新主题、新概念,调整完善类目体系,增加复分标记等,将类表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文献组织的工具性,更好地满足文献标引,信息、知识、文献的检索需求。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得主叶礼庭的从政自述
◆从哈佛教授到加拿大自由党党魁,这条路究竟有多险阻?
◆比《纸牌屋》更真实的政坛浮沉记,无比坦诚动人的失败者箴言录
◆一个政坛局外人的从政冒险,一个理想主义者对民主的反思
···
【内容简介】
“全世界的课堂上布置给学生阅读的政治理论,大都不 是那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人写的,而是剩下的失败者写的。”
2005年,执教哈佛的著名学者叶礼庭突然决定回到加拿大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愿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期望能率领自由党取代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并成为下届总理。但棘手问题接踵而至:民众对自由党的信任度连年下跌,众议院中党派倾轧严重,竞争对手别有用心地攻击与抹黑,媒体常常有意曲解他的言论。2011年竞选总理惨败后,叶礼庭重回书斋,开始反思这段短暂的政治生涯。
选民总是非理性的?候选人都是靠不住的?政治是金钱与权力的肮脏游戏?在这本失意政治家的回忆录中,叶礼庭试图澄清这些关于选举制度和民主传统的误解,并对当今残酷的、高度对抗化的现代民主政治做出深刻而清晰的剖析。
【名人及媒体推荐】
对迷失在现代政治的民主迷宫中的读者来说,本书犹如一枚指南针。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我的书架上有很多成功政治精英的回忆录,他们的书里都是玫瑰色的胜利记录。叶礼庭的这本书却截然不同,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谦逊、自我发现和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的故事。
——安妮-玛丽·施劳特(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教授)
本书对民主政治现实的洞见精妙而机智,我相信对那些试图理解民主的可能性和政治的现代流变的读者来说,本书非常重要。
——马克·斯蒂尔斯(牛津大学教授)
叶礼庭是一个卓越的人。本书是一部独特的回忆录,他的学识、同情和智慧支撑其走过那段混乱而艰苦的从政岁月。他的笔触优美而真实,关于如何在充满缺陷和潜能的现代民主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我不知道还有哪本书比这本书写得更好。
——罗伊·斯图尔特(英国政治家、外交官)
本书观点敏锐,观察犀利,笔调辛辣,是一本对现代政治饱含希望的回忆录。
——《卫报》
本书留给读者一种怅然若失感,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叶礼庭在政治上的失利,因为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失败在最早开始时已经注定。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现代政治中逐渐消逝的文明,作者将这种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纽约书评》
从没有读过如此坦白的从政者自述。
——《华尔街日报》
叶礼庭也许不是一位特别成功的政治家,但他无疑是一位极好的作家和政治观察者。
——《温哥华太阳报》
《火与烬》是对当下政治状态的有力明证,是对政治生活的危险和愉悦的警世通言,这是任何有志开始一段政治生涯的读者必读的启蒙书。
——《多伦多星报》
◆列选《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瞩目之书
◆一部映照世纪浪潮的知识分子回忆录
◆托尼·朱特最私人的回忆录,新增朱特之子关于父亲的纪念长文
本书是托尼·朱特罹患“渐冻人症”后口述的回忆录。
在一个个无法动弹的寂静黑夜里,朱特以空间为线索搜索、整理了过往的记忆,筑成了一栋“记忆小屋”。他坦言,病中的写作基本上来自对记忆小屋的夜访。他有时关注小事,描写祖母的犹太料理、伦敦的绿线巴士、瑞士的小火车。有时放眼大千,论及西欧战后一代闹剧式的革命,时代的思想禁锢,以及自己对政治的观察与参与。这些文字在动人与锐利、私人性与公共性、具体发生的历史与身处其中的个体感受之间穿梭,追索的既是一个历史学家的人生历程,也是20世纪的复杂历史。
【媒体评论】
既是一部自传,也是一本叙述20世纪下半叶历史的有趣小书。
——《时代周刊》
一本直率的知识分子自传,和穿过朱特记忆小屋的瑞士空气一样令人心旷神怡。你可能会认为这种境况下写出的回忆录会有伤感的氛围,但是书中却没有任何临终的低落。好奇心、无畏的智识、对有趣细节的品味和水晶一般的文笔,都显示出主宰这个人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每日电讯报》
这些文章并非为了出版而作……在生命的最后,他尝试寻找和定义自我,给他亲近和亲爱的人们留下一些可以回忆和相信的事实。……他的文字在才华、愤怒和爱之间来回震颤。他既有历史学家捕捉细节的眼光,也有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同情。
——《观察家》
编辑推荐:
◆托尼·朱特是西方学界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曾入选《外交政策》杂志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2009年因他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奥威尔终身成就奖。
◆《记忆小屋》收录了托尼·朱特在患病后写下的文字。在病中那些不眠之夜,朱特一次次走进“记忆小屋”,检索和整理自己一生的回忆,并在白天向记录者口述。这些自传故事充满鲜活的细节和独特的生活感受,过去时日的气息声响宛然重现。
◆新版《记忆小屋》首度收录了朱特之子丹尼尔·朱特回忆父亲的文章,丹尼尔写到了历史学家朱特不为人知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对作为父亲的朱特的描摹和怀念,丹尼尔的笔触温情而克制,细腻且动人。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这部著作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代”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名家推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历史有两种写法,一是科学化,一是叙事化、文学化。本书作者既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又有简洁可读的文笔,加上阅历渐增而对历史理解愈深,终于在不惑之年写出了综合这两种写法的这本新书。“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与“文以载道”并不矛盾,一本好的历史书应该是两者的结合,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性和思想性,并能给读者启发,让他们在会心一笑后又有所回味。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盛世是灰色的,衰世是猥琐的”。作者这样的看法在当年时兴“反传统”的岁月可能不稀奇,但在今天可谓振聋发聩。可贵的是作者既没有沿袭过去“反传统”时代的思维去做“荆轲刺孔子”的文章,也没有趋今日之时髦发“荆轲颂秦王”的豪语,无论对“传统”的继承还是批判,他都有自己独到而且深思的见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的康乾盛世是对现代中国影响很深的两个时期之一,作者以这段历史的发育、壮大和衰落的过程为主线,全景描绘了一个社会上升时期所特有的帝王英武、人才迭出、生产富足、开疆拓土的盛大气象以及潜在的种种危机,透过盛世的兴衰,为当下开创盛世的执政者提供了诸多借鉴。
书中既有对人性、历史事件的剖析,也侧重于从人口、经济、环境的角度与阐释历史,以权力结构与政治生态的长时期性变化为着眼点,探究历史深层次的运行机制,是迄今对盛世这一历史现象挖掘较为深透的一部著作。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所撰,仪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道教典籍丛刊:道德经讲义》原刊于清光绪十年,版存四川自流井(今自贡市自井区),黄注本特点是: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衡情而论,可谓言言玄机,字字精义,故名曰“注释”,毋宁名曰“精义”之为得也,确为《道德经》解本中不朽名著。
混圈层,读政治基本盘,
想了解特朗普的总统升迁韬略?
请看《纽时》《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相中的预言神书。
在人性、资本、权力的三国演义,
要从边缘到中心,
重要的不只实力,更在游戏规则。
玩转规则,看懂政治,改变就这么简单。
在政治上,民粹主义更多指的是借助“平民” 的手腕与方法,政论家们经常将“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分立看待。19世纪以来,“民粹主义”始终没有一个单纯的定义,很少有政治家将自己描述为“民粹主义者”。在政治话语中,“民粹主义”经常用来形容他人的政治策略。
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19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民粹主义的潮流如何能一次次在大西洋两岸重演,2008年的经济衰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关键性的角色,以及如何看待特朗普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面对民粹主义的后果,国际政治体系刚刚开始一次漫长的适应和调整——对于希望了解这一变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
1.预言特朗普胜选,破解政治基本盘的政论大神指南。
政治分析家约翰·朱迪斯清晰地预判了民粹主义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力量。对民粹主义的来龙去脉做了细致的梳理。要深入了解民粹力量对欧洲、美国政治生态的影响,该书能带来很大的帮助。此外,朱迪斯对欧美政治的整体把握精确,对政治事件的观察犀利,对时事发展脉络思考独到,政治基本盘对作者而言手到擒来。
2.洞穿政党政治ABC,讲故事+看博弈,谈政局中笑侃人间冷暖。
政治人物的起起落落,政治现象的潮来潮往,经济趋势的起伏,在朱迪斯笔下都变得好玩有趣。作为一本画风清奇的政论著作,争斗紧张刺激,剖析经济鞭辟入里,解读数据有板有眼。正如专栏评论人埃德萨尔所说:“《民粹主义大爆炸》是对当代政治发展方向的尖锐的审视,无论是左派或右派的民粹主义的兴起。卓越而高超。”
3.面向读者的写作态度,对民粹主义历史的解读专业且用心。
文风友好不艰涩,内容坚实不油滑。对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民粹,从历史、理论、进化、转向等各个角度进行观察,跨界更显专业。对欧洲政治中的民粹心态,不同阶层对欧盟的态度,以及两者间隐秘而又深刻的关联,都予以发人深省的阐述。同时,朱迪斯并不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观,而是能跳出观念冷眼看世界,让本书的客观性有了十足的保障。
4.从特朗普等民粹人物的优缺点,看人性的光暗,以及经济、政治的交互变化。
从难预测的变量——人——着手,看懂经济大衰退中人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政党政治、选票政治中的映射。代入感强,剧情丰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回归有血有肉的反思,作者对经济、政治的交互机制了然于心。
5. 选择宽容和多元,还是选择坚守和传统?作为当代人的“刚需”读物自有答案。
不仅仅是多元和传统、激进和保守的抉择,朱迪斯在书中探索了许多人内心的疑问。比如:“全球政党势力表,为什么民粹当道?口无遮拦特朗普,为什么当上总统?老牌绅士英国人,为什么抛弃欧盟?欧罗巴的激进派,为什么选举成功?”这对我们理解现实,应对现实中的变化,尤其关键。《民粹主义大爆炸》就是一本当代人书架上的“刚需”读物。
【相关推荐】
“2016年年度书籍之一。”
——迈克尔·布隆伯格(第108任纽约市长)
“帮助理解特朗普获胜的六本书之一。”
——《纽约时报》书评
“精心撰写,深入研究,有力论证,完美精准。”
——《经济学人》
“约翰·朱迪斯的《民粹主义大爆炸》是在特朗普胜选之前发表的,但这一不可能的胜利证实了该书的论点,即西方民主国家在某些方面未能代表其公民。朱迪斯的分析是敏锐而有吸引力的。”
——巴顿·斯威姆(《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
“对当代政治发展方向的尖锐的审视,无论是左派或右派的民粹主义的兴起。卓越而高超。”
——托马斯·埃德萨尔(《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货币战争已经过时,黄金之战才是未来。个人投资者如何投资黄金,守护财富?
他们说,约翰 • 梅纳德 • 凯恩斯将黄金称作“野蛮的遗迹”;
他们说,黄金的数量不足以支撑金融和商业;
他们说,黄金供应的增长速度不足以支撑世界经济增长。
他们都错了!
《黄金投资新时代》一书中,畅销书作者兼经济评论员詹姆斯 • 里卡兹挺身而出,捍卫黄金在财富储备和货币标准两方面都具备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黄金投资新时代》中,里卡兹就关于购买多少黄金以及如何安全存储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引,简短而具有鼓舞性的论点,将永远改变你对这个“野蛮的遗迹”的看法。
《黄金投资新时代》解释了为什么黄金是在政治不稳定和市场波动时,投资者应该选择的最为安全的投资资产之一,以及投资者应该如何投资黄金。
全球政治不稳定性和市场波动性正日益上升。向来是谨慎投资工具的黄金,对于银行和个人而言,已成为最重要的财富保值工具。里卡兹引用历史案例研究、货币理论以及作为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投资者经历,来论证:
• 比起2008年的金融海啸,下一拨金融崩溃的规模,将呈现指数级增强。
• 迟早会出现黄金的恐慌性买入,但只有央行、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市场参与者才能买得到黄金。
• 为国家做好准备依旧为时不晚:如果我们设定一个稳定的非通货膨胀的价格,就会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撑金本位制。
一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声名远播,离不开齐如山这位幕后推手。
中国京剧踏出国门,得以跻身“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离不开齐如山的筹划奔走。
国粹艺术的传承改良,离不开齐如山数十年的潜心研究。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解放时期,从北平到海外最终到台湾,齐如山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他的一生随着中国政治社会格局几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重重的烙下时代的痕迹。
他生于书香家庭,自幼熟读经史,成年后游历西欧各国,谙习德法文字,做过生意,干过革命,而最大的成就是对京剧坚持不懈的钻研与推广。除了一手将梅兰芳捧上“四大名旦”之首的宝座,让京剧名扬四海之外,他留下的京剧研究著作就多达九十余种。
齐如山身体力行的从事京剧艺术改革的实践。他与梅兰芳亦师亦友,为其又编又导了大量新戏,并在舞蹈动作、服饰化妆、剧本的文学性等各方面皆开创了一代新风,为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倡议奔走下,梅兰芳几次出访日本、美国及欧洲,将中国的京剧艺术带到海外。在四十年的时间里,齐如山亲访京剧伶优四千余人,不仅搜集了大量宝贵史料,而且还创办了国剧研究会,为传承中国的国粹艺术奉献了全部心血。
齐如山是一个文艺的读书人,但他又绝非是单纯的一介书生。他通人情、晓事故、懂政治、有胸襟、有见识,会生活,他甚至专门研究过北平的三百六十行,同大小饭馆的厨师交谈,并著有《烹饪述要》等研究美食的书。
他被誉为革命家,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民俗家。他是近代知识分子的一个良好样本,他传奇的一生都在他的回忆录中全程呈现了出来。
“齐如山回忆录”是齐先生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记录了他对国剧的研究、推广,对京剧艺术的改良,对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以及他在北平的生活和记忆。一桩桩令人心潮澎湃的事件,在齐如山平缓、雅致、略显轻快的文字中娓娓道来,犹如聆听一位慈祥渊博的老人在讲一些遥远而生动的故事。
《齐如山回忆录:清末的教育改革》中,齐先生从自己的家世说起,回忆了自己幼时的求学之路。作者从小受教育的过程也代表了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普遍经历。读者从本书中可以大致窥探到清朝末年教育制度发展变革的整体脉络。
故都旧事追怀故都往事,细述风物兴衰,从风俗人情、饮馔游艺,到典章制度,无不亲历周访,一一考证,文字鲜活,将我们带回充满情韵和淳风的老北京城,其中感慨物事变迁零落之情怀更令人可感。戏剧生涯倾大半生心力钻研、改良国剧,五十年如一日,广罗众说,细究探寻,亲访京剧伶优四千余人,将世人眼中之“小道”终提升为“高尚优美的艺术”。回忆与梅兰芳的过从交往,并以中华文艺复兴为宗旨,与梅合力将国剧带到世界,堪称一代宗师。乱世记史时逢乱世,国运不张,亲历北洋兵变、国民革命、日占北平等重大历史事件,以个人史见家国史,为后人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台湾忆往晚年居于台湾,殚精著述,整理国剧,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于记述中留下对中国传统精神的绵绵追怀。
《中东国家通史》是12卷本的中东地区国别史。每卷由一个国家或国家群组成,既介绍了一国家的过去,也介绍了其现在。民族与宗教交往问题,历来是中东文明交往史上的最核心内容。民族与宗教矛盾是当代中东地区动荡不宁的主要内在原因。当代中东的民族与宗教矛盾之所以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持久,还在于它是世界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和各种文明交往的聚散地区。中东民族与宗教矛盾的复杂性,从内部交往而言,主要表现为五大民族和三大宗教的错综交织。阿拉伯民族、土耳其民族、波斯民族、库尔德民族这四大民族,都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不但教派林立,库尔德族也毗连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和叙利亚,并兼有社会和国际因素。信仰犹太教的犹太民族在人数上虽不是大民族,但它建立的以色列国却使之成为强势民族。塞浦路斯的希腊族和埃及的科普特族也称不上大民族,然而这两个信仰基督教的民族,在所在国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前者在塞浦路斯,堪称举足轻重。
中东民族与宗教之间的矛盾激化为冲突的,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交往类型。这一类型交往有的成为中东问题核心,如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的犹太民族之间的长期冲突;有的成为久悬不决的问题,如塞浦路斯的希腊民族与土耳其民族之间的争执。第二类型是不同民族的同一宗教信仰之间的交往类型。这一类型的最突出和有影响的事件,是产生在巴勒斯坦问题之前的库尔德民族和阿拉伯、土耳其、波斯民族之间的广泛而持久的争端;还有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之间的纠纷,以至于发生了伊拉克和伊朗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第三类型是同一民族同一宗教信仰之间的交往类型。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多次纷争与和解,都属于这一类型。
中东的民族与宗教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有历史上形成的积淀因素,其中不乏交往活动中诸多负面遗留。但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外部因素,是西方殖民体系统治的“分而治之”政策所造成的恶果。这种殖民政策或加深、或引发、或制造了民族和宗教之间的矛盾,成为西方列强维持中东霸权的手段。
20世纪50~60年代,中东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在西方殖民体系崩溃的废墟上建立起来。这本是中东走向复兴和发展的大好时机,不幸的是,曾经在建立中东民族独立国家体系中起了前导和推动作用的民族主义,独立以后,却向大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的方向发展。这种非理性的极端性,也在教派之间蔓延,并且和民族冲突相结合,表现为宗教价值系统的强烈政治归属性。本民族利益至上的利己和排他性,民族和宗教负面作用的情绪化、盲动性、狂热性,被政治集团或大国干涉行动所利用,导致问题的复杂化、国际化。新建立起来的中东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它成为一个不稳定的、政局经常变动的脆弱体系。塞浦路斯作为这个体系中的一员,表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在民族与宗教交往中的共同点和独特性。
塞浦路斯问题必须从上述大背景下观察,才能寻找到它的位置。它的特点是历史性、国际性和长期性。它的根本而内在的悲剧在于因缺乏塞浦路斯国籍认同而演化为民族主义的极端性。深入探讨塞浦路斯的民族和宗教交往问题,不能不从时间、空间和人间这三个文明交往的基本条件上,去探究其联系和变化。
本书是彭树智主编的13卷《中东国家通史》中的一卷,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著的伊拉克通史。全书以文明交往理论为指导,采用通史的叙述方式,对伊拉克的过去和现在作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扫描,涉及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宗教与民族、自然与社会等,有助于对伊拉克及相关问题的全面、系统的了解。
本书以三百年的历史纵深,全面阐述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联合与制衡,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第一次揭开了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洞穿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隐匿的惊天阴谋,并由此预言:世界单一货币将在2024年成为现实。
书中首次披露了作者多年心血研究成果——西方金权的人脉关系网 。这是正确理解当今世界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战争冲突、动乱政变、全球议程、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指南针。
全书故事扣人心弦、语言通俗生动,以独特的金融视角解读世界重大事件,全景揭秘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幕后推手的真面目。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为什么华尔街风险资本会选中希特勒作为“投资”对象?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这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这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朴槿惠日记》内容简介:划时代伟人的生活都有很多相似点。在波澜壮阔、起落沉浮的人生境遇中,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苦难、获得成功;在经受了所有的痛苦之后,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确立自己人生的目标,这就伟人们的共同之处。林肯、甘地、史蒂夫•乔布斯等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人生。
朴槿惠的生活也是如此。虽然实际上比较艰辛,然而代行第一夫人的职责,仍是一件万众瞩目的事情。但是随着父亲的离世,朴槿惠又突然变成了“需要照顾两个弟妹的孤儿”,同时还要承受众人对父亲的歪曲和责难……突变的生活、亲信的背叛,让朴槿惠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生活在一瞬间跌进了人生的最低谷。
朴槿惠的魅力,作为政治家的人格魅力,正是由这样的生活磨练所造就的。把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用自己的内心静静地去消化,并使之升华,最终实现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而这在于外人看来就是一种人格魅力。
那个时候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又是怎样克服的,这些只有通过朴槿惠公开的日记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日记最真实地记载了朴槿惠的成长历程。如果不去考虑写作背景,这本日记完全可以看作一本自我启蒙书,或是一本人生指南,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本包含了人生哲理的著作。但是如果了解当时写日记时的状况和心情的话,就更能体会朴槿惠的内心成长和由此而产生的魅力。
《终极感知》——助你成功着陆未来的进化指南!
为什么要研究未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将在未来度过一生。
我们现在的情况和几十年前的过去已经大不相同。过去十年,我们目睹了人类社会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变革——技术、经济、社会、地缘政治……这些变革使我们眼花缭乱,其速度之快、影响之深远,已经将许多跟不上变革步伐的人渐渐甩在身后。那么下一个十年呢?你会在下一个十年不幸成为未来的牺牲品,成为被甩在身后的那些人吗?
《终极感知》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动态方式,让我们构想和理解未来世界,并且能够在以光速发展的全然不同的未来世界里蓬勃发展。未来并非神乎其神的科幻小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开发工具、技巧、能力、智力、心理、情感、直觉……来参与未来的发展道路。正如本书作者,达·芬奇学院(DaVinci Institute)联合创始人托马斯•弗雷所说:“掌控未来的第一步,是重新考虑你与未来的关系。” 未来并不只是时间运动的结果,它更是一种可以定义的力量。
人类历史上爆炸性的变革时期即将到来,托马斯将与你一同分享这些终极感知!
《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是彭树智主编的13卷本《中东国家通史》中的一卷。全书以文明交往理论为指导,采用通史的叙述方式,系统介绍了土耳其由古及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了土耳其的社会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宗教与民族、自然与社会等。
本书是彭树智先生主编的12卷本《中东国家通史》中的一卷,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著的完整意义上的伊朗通史。全书以文明交往理论为指导,采用历史叙述方式介绍了伊朗的历史与现实,包括政治与经济、宗教与民族、自然与社会、人口与环境,还包括中国与伊朗的关系等。
本书共分16章,以时间为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为纬,采用通史的叙述方式,系统介绍了阿富汗由古及今的历史变迁的过程,清晰地反映了阿富汗历史的发展轨迹,探究了阿富汗的社会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历史与现实、宗教与民族、自然与社会、人口与环境,还包括生产力水平、阶级关系、文化传统等。
《庄子导读》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有可辨别障眼的糟粕。马克思说,人民创造历史必须“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抛开传统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有凝聚力。凝聚力的基础是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于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明确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利用、厚生相统一的精神物质兼顾的文明观,等等,都是救治“现代病”的良药,开启今人智慧、滋养今人心灵的营养。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机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大讲堂》。
学习国学必先学习元典。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元典。所谓元典,指较早产生并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元典是一种文化开始独立存在的标志,它塑造了该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元典大多出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因为时代久远,这些先秦典籍大多文字古奥,令人望而生畏;无法探幽致远,自然谈不上反思和扬弃。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出版《中华元典导读书系》,作为这套“大讲堂”丛书的第一辑。
《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是国内第一部中型综合语文双语工具书,全书约400万字,共收词条约80000条。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常用词为主,兼收各领域比较普及的专业词条,例证精炼、典型,释义准确、完整。以权威的乌克兰科学院语言所伊里英等编的、基辅“乌克兰苏维埃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乌俄词典》为蓝本,加入大量新词编写而成。是中乌两国领导人签署的科研合作协议项目之一,获中国出版集团“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书后附《乌克兰语词型变化简介》、缩略语及地名使用附录,可供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以宋代政治史的书写为主干,将两宋分成兴起、守成、争执、突变、中兴、僵持和沉沦七个时期,详细梳理了宋代政治演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宋朝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每个时期的政治状况、军事形势等皆有精到的分析和概述。同时,该书还简要叙述了宋朝周边的辽、西夏、金、蒙古等古代兄弟民族政权的兴衰,以及彼此之间战争与和平、分歧与合作的关系。另外,该书对宋朝的政治体制、经济、社会与文化也有简明扼要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代表作
-
揭秘古希腊哲人眼中的理想国度
探究人与政治的深层联系
寻找通往美好生活的捷径
-
【编辑推荐】
1.西方哲学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本书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研究的专著,也是首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极为深远地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
2.本书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让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从《政治学》开始,政治学才从体系上从哲学、伦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了解古希腊社会的重要著作。本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对于了解古希腊政治、法律、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完整全译本,无删节。译文通俗易懂,封面大气典雅,采用烫金工艺,版式舒朗,提供流畅阅读。
-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至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他提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故而,人类社会生活怎样安排与组织才是公平合理的,即所谓“正义”?便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虽然是许多学科中较为晦涩难懂的学科,但也是普通人应该了解的一门重要学科。《政治学》一共分为八卷,在书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进行深刻阐述与解析。如论述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本书是首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
我们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是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了。
——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