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创业"标签的书籍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2013年下半年,小米开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个生态链布局IoT(物联网);2016年年底,小米生态链上已经拥有了77家企业,生态链企业整体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这3年,是小米生态链快速奔跑的3年,也是小米在商场中不断厮杀着成长的3年。

3年,77家生态链企业,16家年销售额破亿,4家独角兽公司,边实战,边积累经验。

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过去的3年中,在毫无先例可循、完全依靠自身实践的状态下,小米生态链摸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打法:“入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的投资逻辑、以工程师为主的投资团队、矩阵式全方位孵化,成为全球智能硬件领域产品出货量最大、布局最广的生态系统。

继小米内部营销手册《参与感》成为互联网企业营销的“爆款”参考之后,小米再度复盘,开启智能硬件全新生态,用真金白银打出来的战地经验。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以小米生态链内部视角,全面记录、梳理了小米生态链的萌生、发展、壮大过程,以及如何以极致的产品杀入不同领域的故事。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生态链篇,阐述小米硬件生态系统的搭建、布局、管理、发展和奔跑之中的思考;下篇为产品篇,阐述小米生态链产品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等各个维度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既可以为制造企业转型提供全新的思路,也是硬件创业者的必读内容,对于互联网企业切入实体经济也是很好的参考。

创业在路上

★ 罗永浩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典型的创业宝典,对于如今的年轻人,具有可借鉴的实用价值。

★ 还原了真实的、区别于公众形象的罗永浩。

★ 送给创业者满满的干货:

比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管控公司zui重要的三件事:找钱、找人和定战略方向。”“不要试图去补短板,一定不要自己去补自己不擅长的”等

★ 《创业在路上》集结了2017年超长对话栏目《长谈》、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的精华内容,凝结了两位对话人睿智有趣的思考方式,首度公开更多幕后花絮和创业心得。

★ 用真诚的态度总结多年创业经历,回望锤子科技怎样突破瓶颈,实现“从悲到喜”的过程。

罗永浩是创业时代一个非常难得的样本,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极端,极端的性格,进入极端竞争的行业,伴随着极端的被看好和极端的被质疑。他的成功被抽象成一些符号并广为传播,但真实的他,如何理解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本书基于得到App出品的视频节目《长谈》,集结了罗振宇与罗永浩的8小时对谈精华,从“与创业、与产品、与用户、与投资人、与高管、与员工以及与自己的关系”这7个维度,解读罗永浩的创业人生。书中把对话最核心和精华的内容一一展现,让你在学习两位对话人睿智有趣的思考方式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罗永浩在创业过程中那些从未曝光的细节,那些备受争议的决策的前因后果,带你分享他的思考方式,提前感受最真实的创业状态和决策场景。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马云的个人魅力和非凡的商业头脑也早已声名远扬。而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马云, 一个外国投资人、咨询顾问眼中的马云和阿里巴巴会是什么样的?1994年就来到中国,阿里巴巴创业早期的咨询顾问克拉克先生将阿里巴巴帝国崛起过程中他的见闻、感触和思考结合深入的访谈、研究写成了这本书。

书中既可以读到阿里巴巴艰辛的创业历程、惊心动魄的商业对垒,也不乏有趣好玩儿的背后故事。他多年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加上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的工作背景,使得这本书的切入角度独特新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阿里巴巴:马云用不到20年的时间从默默无闻的英语教师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商界巨擘,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创业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也让他苦恼不已?从创办翻译社到建立中国黄页,从搭建B2B平台、成立淘宝、打败eBay再到IPO打破历史纪录,阿里巴巴是如何做到的,阿里模式可以复制吗?在创造奇迹的背后、众人瞩目的背后,有哪些我们曾忽略的细节?当不断有问责声出现之时,马云背负着怎样的压力,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资本市场的游戏,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在创业时马云是如何融资并处理与投资人的关系的?阿里巴巴的触角伸向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它搭建的庞大的生态系统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作者作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时期的见证人,以宏观角度将人物、事件置于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辅以生动的细节和客观冷静的解析,让人读起来醍醐灌顶、畅快淋漓。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要成为102年的企业。”要实现这个梦想,今年17岁的阿里巴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克拉克先生笔耕不辍地记录下了这段激动人心的17年奋斗历程,精彩纷呈,值得一读再读。

冬天里的春天

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尤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主人公于而龙抗日时期是石湖游击队的队长,解放后是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他重返故乡是要为他的亡妻、游击队指导员芦花40年前不明的死因揭谜,找出打黑枪的凶手。于而龙和芦花当年都是石湖贫苦的渔民,为了还高门楼王家的债,于而龙喝了药酒到冰湖中捉鲤鱼险些丧命。他们在党的指引下毅然举起了革命的火把,与高门楼王家斗,与日寇、湖匪斗,像胶龙和旋风出生入死战斗不息。于而龙后来又作为骑兵团长,驰骋在解放战争的战场;又作为第一批创业者,在沼泽地里建起了大工厂。可是他的结发妻子早在40年前就不幸牺牲。芦花有着异常坚定和敏感的阶级感情,她与高门楼王家有着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她像一尊威严的战神,把王家老大的头颅掷在老二王纬宇的面前。王纬宇则是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份子,几十年来一直隐藏在于而龙身边捣乱,表面上却假装“革命”,刨掉自己父亲的坟墓,用血写入*申请书,开口闭口是“阶级斗争”,又利用游击队的求胜心理作出错误决定,险些使全队覆灭。在工厂又搞什么“红角”,凡事左三分,最后他刽子手的面目终于被揭露了。小说时序颠倒,历史和现实穿插,情节扑朔迷离,更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

创京东

1998年,刘强东创业,在中关村经销光磁产品。2004年,因为非典,京东偶然之下转向线上销售。2014年,京东市值已超400亿美元,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传奇的创业故事,但只有当事人了解创业维艰。

刚转向电商时,传统企业前景光明,而电商看起来前途未卜,京东如何能毅然转型并坚持到底?资金匮乏的时候,京东靠什么说服投资人?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京东靠什么反超并一路领先?需要管的人增至几千甚至几万时,京东如何变革管理?当企业发展开始用制度来规范的时候,又如何保持创业型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以及快速而强大的执行力?以新的消费需求为导向,不断做出突破性的商业模式创新,说来容易,如何将它落到实处?

作为一个曾经不受行业欢迎的'搅局者',京东彷徨过,焦虑过,甚至四处碰壁。历经外界的不断质疑,京东最终成为互联网+的成功实践者。这其中的不断创新、突破,乃至颠覆,为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经典的范本。

这是刘强东和京东人首次向外界系统地阐述这10多年的成败得失和发展逻辑。《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作者采访258位相关人士,收集了400万字的原始素材,不避讳,不粉饰,从京东的偶然触网,到毅然转型,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讲述京东如何持续保持创业的激情,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强大的执行能力,与互联网磕碰磨合而坚决前行、不断壮大。

小米内幕

一位传奇的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老板,一家神奇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一本全面揭开小米高速成长之谜的著作。

《小米内幕》深入披露小米奇迹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完全公开小米5年800亿美元估值的秘密。

2015年1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座谈会上“调侃”小米成长史时说:“雷军,你来说说,听说小米已经成了大米。”一席话引爆IT界、财经界、营销界、投资界、出版界等对小米成功背后的探寻。

阿里加教育投资集团总裁、本书作者吴帝聪真诚讲述小米公司的故事,从雷军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到创立小米的心路历程,从产品开发设计到品牌建设管理,从公司治理到从企业文化,从日常业务运营到营销推广理念,从正面评价到负面新闻等等,通过一个个介绍和评点,将外界觉得神秘的事情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

书中对以下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小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积累粉丝,直到汇聚起庞大流量?

小米为什么总能找到引爆用户体验的爆点?

小米的抢购”为何如此充满魅力,而用户却乐此不疲?

小米凭什么能免费集结起大量免费的社会营销资源?

小米提倡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小米靠什么进军台湾走向全世界?

小米是否真的涉嫌抄袭?

……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说:小米值得尊敬,原来不是做这个(手机)出身,最后就真的做起来了,而且做得还确实不错。

读完这本书,你将了解到:社会上对小米的解读、评论、判断、猜测都是错误的。正如雷军说的: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

Github | Docker | Project